血琥珀
【别名】血琥珀、血珀、红琥珀、光珀
【原形态】多呈不规则的粒状,块状、钟乳状及散粒状。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。颜色为黄色、棕黄色及红黄色。条痕白色或淡黄色。具松脂光泽。透明至不透明。断口贝壳状较为显着。硬度2~2.5。比重1.05~1.09。性较脆。磨擦带电。
【生境分布】产于粘土层、砂层、煤层及沉积岩内。产云南、河南、广西、福建、贵州、辽宁等地。
【性状】琥珀
为不规则的块状、颗粒状或多角形,大小不一,块状者可长达6厘米。血红色(习称"血珀")或黄棕色,表面不平,有光泽。质松脆,捻之即成粉末。气无,味淡,嚼之易碎无沙感。以火燃之易熔,爆炸有声,冒白烟,微有松香气。
煤珀
又名:黑琥珀。通常为多角形不规则的块状物,少数呈滴乳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棕色至乌黑色,略有光泽,若将表面黑色部分除去,则呈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体。质坚硬,不易碎。气无,味淡,嚼之坚硬无沙感。
【炮制】拣净杂质,用时捣碎研成细粉。